大嘉购支付网络支付新规尘埃落定: 实名认证,开立三类支付账户
文章作者:拉卡拉POS机 文章出处: 人气:发表时间:2022-07-06 09:26
, 经过几年和几次修改,备受争议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终于尘埃落定。 12月28日,央行正式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从起草到发布,经过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它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讨论。根据本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个人支付账户将分为三类;支付机构将根据支付账户的实名进行评级和差异化监督。 今年7月31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主任谢中指出,与7月份草案相比,目前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改进:一是账户分类,《办法》新增了一类,个人支付账户分为三类。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新增了一种面对面的方式,只开立了一种验证方式。二是对支付机构进行分类监督。由于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水平存在差距,为了反映监管措施的灵活性,支付机构也采用了分类监管,反映了监管的灵活性。谢忠说。 , 实名认证 开立三类支付账户, 近年来,支付机构大力发展网络支付服务,促进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据央行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562.50亿笔,金额3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95%和98.80%。, 个人银行存款是以客户个人名义存放在银行的财产,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客户的支付账户余额基本上以其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账户中,本质上,由于支付机构的控制和控制,一旦支付机构存在业务风险,就很可能导致客户的资本损失。央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支付账户是客户在支付机构开设的资本账户,是记录客户资本变化的重要凭证。支付账户实名系统的实施可以保护客户的财产权利,明确债权债务关系;支付机构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客户,提高服务质量;对监管机构而言,能有效开展反洗钱、反恐融资工作,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本办法要求支付机构根据客户身份管理同一客户的所有支付账户,并根据客户身份验证方法对个人支付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具体分为三类。 通过至少一个外部渠道以非面对面的方式验证身份的可开放性Ⅰ这类账户,可以进行消费、转账功能,余额支付限额为账户开业年累计1000元。具有相同消费和转账功能的,通过独立或委托合作机构面对面验证身份,或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进行非面对面验证Ⅱ该类账户年累计余额为10万元, 交易限额相对较低Ⅰ通过加强客户身份验证,类别账户可以进行Ⅰ升级升级为Ⅱ类别账户,然后增加交易限额。 而安全度最高的为Ⅲ这类账户需要通过面对面身份验证,或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通过非面对面验证。这类账户不仅具有消费和转账功能,还可以提供投资和金融服务,年累计支付限额也立即提高到20万元。 随着新规定的实施,支付机构已经对相应的产品和系统进行了调整,但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新规定的出台对支付行业的整体影响有限。 支付行业的一位资深人士告诉《中国商业日报》,分类账户从二级扩展到三级。一方面,考虑到交叉验证的成本和用户的便利性,五种外部渠道认证并不容易。对于一些群体来说,可能没有五种外部认证信息。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增加一级,以匹配更多的账户需求和账户安全,防止资源浪费。 央行外部认证渠道相对明确,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支付账户实名认证不会影响便利性,目前公安、社会保障、民政、住房、建设、交通、工商、教育、税务等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用调查机构、移动运营商、铁路公司、航空公司、电力公司、水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单位,可以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数据库或系统。 总的来说,网上支付的限额仅限于账户余额,银行卡网上银行支付和快速支付不受新规定的影响。同时,蚂蚁华北等无忧无虑的支付产品也不受余额支付限额的限制。这也意味着用户在使用在线支付进行日常消费时,其使用体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临近春天,红包大战又来了,业内人士担心《办法》对支付账户的分类会影响红包的收集。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微信红包收发量达到32.7亿次,除夕突破10亿次。 支付清算协会相关人士向《中国商业日报》记者解释说,收到红包是不受限制的,即使微信用户没有实名认证,他们仍然可以正常收到红包。 根据本办法的相关要求,微信用户可以收发红包。收到的红包资金将存入微信的零钱包(支付账户),这笔钱也可以用来发红包,但累计红包金额不能超过1000元。如果红包金额超过1000元,想继续发红包,需要增加身份认证Ⅱ类或Ⅲ类别账户,体现小重方便,但一定金额以上需要考虑安全。 , 支付机构分级监管, 目前,我国共有2000多家支付机构,业务规模、发展进度、风控水平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机构予以不同监管手段和措施迫在眉睫,避免一竿子打死。央行首次明确了建立支付机构分类监管指标体系的新思路。 对于支付机构的分类评级,本办法的重点是实名制度,掌握风险控制,实现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如果实名制验证良好,则评级较高。谢中表示,支付机构将根据支付机构的分类评级和支付账户实名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差异化管理。 汇付世界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本办法充分考虑了支付企业在电子商务和新金融领域的广泛需求,明确规范和指导了网上支付的账户分类、监管分类和责任分类,是支付行业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具体来说,对于评级高、实行支付账户实名制的支付机构,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对评级低、实行支付账户实名制差的支付账户实行严格的监管政策,适度增加信息披露等义务。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综合评级高、实名系统实施良好的支付机构,在客户身份验证、个人卖家管理、支付账户转账功能、支付账户单日交易限额、银行卡快速支付验证等方面,提高了监管灵活性和灵活性。 具体来说,当网络支付平台的评级达到A类时Ⅱ类、Ⅲ当实名类支付账户比例超过95%时,只要平台上的个人卖家符合要求Ⅲ类账户开户标准可视为单位账户管理,不受《办法》中余额支付额度的限制。 而针对个人消费者,《办法》规定,在支付机构评级为A且满足实名比例要求时,则II类、III单日余额的累计交易限额可从原来的5000元提高到1万元。用户使用银行账户支付(银行网关或快速支付),不属于本办法的范畴,不受限额限制。对于评级为A并满足实名比例要求的支付机构,银行和支付机构可以就快速支付的交易验证方式达成一致。这使得消费者在使用快速支付时有更流畅的体验。 一位支付机构内部人士告诉我们的记者,这是过去支付业务标准化的支付。在支付场景不断扩大、支付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前景下,监管成本将如实反映在业务之中,进一步反映在用户账户便利程度以及用户的耐心之上。“支付过程每耽误一秒钟都会流失相应的客户。”上述内部人士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从规避网络支付领域隐患的角度表示,《办法》重点从客户类型、身份验证方式、交易行为特征、信用状况等五个方面对支付机构提出要求,建立客户风险评级管理体系和机制;根据客户风险评级、验证方法、交易渠道等因素,建立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和交易监控体系,及时控制疑似风险;充分提醒客户潜在风险,及时犯罪分子新犯罪手段,加强安全教育,充分了解合作机构信息,充分提示客户;收集和使用客户信息,通知客户使用相关信息的目的和范围,不得向其他机构或个人提供客户信息;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一次性密码、生理特征等验证要素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